每每捧讀梁家河,內(nèi)心總會充滿信仰的力量、奮斗的力量、品格的力量。
以信仰之光照亮人生道路。梁家河的七年,在極端艱苦的環(huán)境下,青年習近平始終沒有放棄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、對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信念和對共產(chǎn)主義的崇高理想。他8次遞交入團申請書,10次遞交入黨申請書,經(jīng)受住物質(zhì)和精神的雙重磨礪,最終系好了人生的“第一?圩”。正是這段重要經(jīng)歷,發(fā)軔了他后來反復強調(diào)的“理想信念就是共產(chǎn)黨人精神上的鈣”的重要思想。
人生如船,信仰就是壓艙石。航船有了壓艙石,吃水就深,航行就穩(wěn)。一個人沒有信仰,就會成為失去方向的陀螺。黨辦干部姓“黨”,相對于其他干部,立身做人、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更需要壓艙石,更需要夯實信仰的支撐、增厚信仰的土壤、激發(fā)信仰的力量。我們鉆研梁家河大學問,首要的就是必須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,堅定對中國共產(chǎn)黨、共產(chǎn)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,通過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一點一滴,細致打磨精神世界,用崇高追求潤澤心靈,讓我們的人生如同蠟燭一樣,從頂燃到底,一直都有信仰的光明相伴。
美好人生需要奮斗的澆灌。梁家河的七年,青年習近平腳踏實地、埋頭苦干,帶領(lǐng)村民打壩、修路,開辦鐵業(yè)社、縫紉社,開挖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,建起梁家河第一座磨坊,建成陜西第一座沼氣池點亮深山,等等。他干活兒從不“撒奸兒”,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尊重,從舉目無親的青年到梁家河的大隊支書,這不僅生動詮釋了“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”深刻含義,更讓我們深刻領(lǐng)悟了清談?wù)`國、實干興邦的思想根源。
奮斗,一個讓人心潮澎湃的詞匯,一種帶來改變、孕育希望的力量,它不僅僅是實現(xiàn)目標的手段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、一種實現(xiàn)更好自己的人生選擇。十年前,我沒有想到有一天能走進市委機關(guān)工作。當時我覺得在市委機關(guān)里工作的人很了不起,有時往市委大門里望一望,感到這是一個多么莊嚴的地方啊,能在這里面上班多榮耀啊。一眨眼,我已經(jīng)在這個院子里度過了3000多個日日夜夜,F(xiàn)在回想起來,酸甜苦辣歸為一句話“奮斗是幸福的,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”。當然,奮斗不是空談。面對寂寞、清苦、枯燥的辦文辦會辦事等“三服務(wù)”工作,黨辦干部的奮斗必須視常為圣、視小為大、視平為要,立足從一件一件細節(jié)小事做起,立足從一項一項具體實事辦起,立足從一天一天日常工作干起,立足從一步一步推進落實抓起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感受幸福、成就夢想。
品格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。梁家河的七年,青年習近平博覽群書、深入鉆研,不斷思考“生存還是毀滅”的問題,不懈追求真理和知識;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,從來不說過頭話,但該做的事說一不二,丁是丁、卯是卯;保持對人民群眾樸素真摯的感情,對知青、社員一視同仁,絕不做不公正的事,絕不用公家的資源額外照顧朋友,還經(jīng)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。
易中天說:“一個人如果同時具有孔子提倡的愛心、孟子的正義、墨子的實踐、韓非子的直面人生、老子的智、莊子的慧、荀子的自強,就一定能成為領(lǐng)袖。”青年習近平身上體現(xiàn)的這些勤于學習、善于思考,志存高遠、知行合一,實事求是、務(wù)實擔當,公道正派、重情重義的品格風范是非常寶貴的,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的。
黨辦干部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黨的形象,理應(yīng)在個人品格方面自我要求更嚴一些。盡管人無完人,我們不可能樣樣都做到極致、事事都創(chuàng)造一流,但必須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,致力追求獨善其身、兼善天下的道德境界,把立德、立功和立人統(tǒng)一起來。要堅持不斷學習,以學習提升思想靈氣、增強行動朝氣、砥礪創(chuàng)業(yè)銳氣;要堅持忠誠剛直,敢于講真話、辦實事,崇尚大智慧,不耍小聰明,不隨波逐流、追名逐利;要堅持公道正派,掌握好分寸,控制好自己,防止感情用事;要忍人不忍,無論順境逆境都淡定自若,用心盡力做好眼前事,讓自己的人生像巖石一樣頑強、勁竹一樣堅定、古藤一樣柔韌。
(作者系市委副秘書長)
劉義林